首頁>檢索頁>當前

聚焦華東師范大學“走向科學的家庭教育學術交流會”

著力提高新時代家庭教育的科學性

發布時間:2024-05-19 作者:本報記者 劉華蓉 通訊員 李樹培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加強家庭教育、促進校家社協同已經成為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在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該校校長錢旭紅表示,家庭教育研究院將聚焦家庭教育的關鍵問題與特殊規律,以科研、培訓、推廣、交流等為抓手,推動科學化、實踐化、動態化的家庭教育研究與探索,努力取得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

華東師范大學同時舉辦了“走向科學的家庭教育學術交流會”,聚焦新時代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根源,對如何通過學術研究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把重點放到家庭教育的主要問題上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形態急劇變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與挑戰是什么?與會人士關注到了科技進步、生育政策調整、家庭結構變化、教育發展變化、社會競爭加劇等對家庭教育的影響,提出要通過研究兒童、家庭、社會的變和不變,來思考家庭教育問題。

新時代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與會專家認為,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基礎教育質量,必須把加強家庭教育作為重要支持,打造新增長點。同時,隨著家庭結構變化,單個家庭孩子數量減少,使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全社會要進一步重視家庭教育。錢旭紅提出,在現代農業領域,種子要經過培育才能投入種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農民要經過培訓持證,才有資格從事農業工作。家長更需要學習,要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才行。

針對當前家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龐維國認為,家庭教育中“內卷”和“放任”問題并存,“從眾”和“盲目跟風”現象比較突出,甚至表現出極端化傾向——家庭教育投入高昂,過度教養問題突出,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理性,應該引起重視。上海市奉賢區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校長關景雙提出:家庭結構的變化,提醒我們要關注祖輩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避免“祖輩強勢”導致的孩子自主生活能力缺乏;父輩和祖輩共同滿足孩子帶來的過度滿足的危害,單親、留守家庭孩子的親情缺失,手機及游戲失控的危害,以及很多家庭缺失共同常態生活的問題,導致家庭教育保護過度、目標虛高、家庭教育缺失等問題同時存在。

與會專家建議,要多關注科技變革對家庭教育和兒童成長的影響。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黃瑾指出,科技產品的普及、電子媒介的傳播深刻改變了兒童的生存空間、學習空間與交往空間。數字化技術和工具為兒童早期教育提供全面多元的教育資源的同時,如何規避其對親子關系、兒童健康的負面影響是家庭教育面臨的重要挑戰。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院長、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閆寒冰認為,要對智能技術善加應用,通過大數據和大模型,解決家庭教育指導大規模個性化的問題。

推進校家社協同育人,構建立德樹人生態圈,是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命題,也是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家長需要明確家庭教育的邊界,與學校形成真正和諧的合力。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附屬青島學校校長劉名卓認為,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過度保護與干涉,導致孩子獨立性和創造力不足;過于追求學習成績,導致責任感和同理心欠缺。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張艷萍指出,家庭教育問題存在的重要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失去自身的明確定位,不少家長被社會焦慮和學校教育中的競爭裹挾著推進,真正科學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家成建議,要關注對未來家長的教育,在大學生和成人教育中,都應該重視增強家庭意識、家庭責任感的教育。要推動實現跨界、跨領域、跨部門的合作,形成推動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綜合力量。

找準家庭教育問題背后的深層根源

家庭教育問題背后有著復雜的關系與深層社會根源。龐維國認為,引發我國家庭教育問題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但接受良好的教育依然是人才成長的最主要渠道;中考、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孩子未來發展的走向;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尚難以為其良好地適應未來工作需求奠定基礎。

關景雙指出,從社會視角來看,教育乃至家庭教育是社會的重要組成和評價尺度,而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核心價值觀等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從教師視角來看,目前教師與家長也多是獨生子女,老一代教師崇尚的“嚴師出高徒”的傳統責任失靈,以至師道尊嚴漸漸出現時代性失落的現象;從學生視角來看,學生脫離自然與社會,單調的上學與補課成為生活的全部,自理能力、獨立精神、社會情感能力難以培育。

閆寒冰認為,高校研究中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學理邏輯和實踐邏輯相洽,用專業的、面向實踐的方式去研究家庭教育、指導家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問題產生的背后往往是家長和家庭問題。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左志宏認為,家庭教育問題產生的一個主要根源在于,家長在對孩子的高期待之下,不能容忍孩子的失敗,不能容忍孩子做個普通人,同時又沒有掌握正確的策略和方法,導致出現家庭教育的問題。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方潔提出,家長對社會的理解有多深刻,提供給孩子的教育就有多深刻,家長的學養、人格力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時代,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

著力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

本次學術交流會的主題是“走向科學的家庭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程靜提醒說,個體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普遍的適用,對家庭教育的經驗和科學性要有理性判斷和學術性研究,明確什么是科學的家庭教育。

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需要專業人士為家長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培訓課程、咨詢指導。與會專家建議,可以設置系統化的培訓課程,借助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引導家長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系統學習;設立家庭教育研討和咨詢平臺,動態解決家長遇到的各種新問題;開發科學測評工具評估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開展個性化的培訓。

數字化技術為創新家庭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要利用數字技術撬動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閆寒冰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輔導系統、個性化學習資源推薦、技能實訓、知識習得等領域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創建浸潤式學習環境,開展定制化、自適應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習的自主性和多樣性方面也體現出了獨特的優勢——這為對家庭教育個性化問題提供指導、滿足家長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了可能。

與學校教育研究相比,對家庭教育的研究還比較薄弱。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家庭教育研究需要進一步回答家庭教育涉及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如目標、方法和評價問題,聚焦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多種能力形成的機制等關鍵問題,為家長提供科學的改進方法。未來家庭教育研究的重點要關注如何利用科技創新家庭教育方式、為孩子設置個性化教育、找準撬動孩子發展的最有力的突破點,關注如何讓校家社協同成為孩子成長的支持系統,謹防其成為壓力系統。

高校要發揮學術優勢,加強學科建設和專業研究,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二級巡視員王新立建議,家庭教育研究機構要注重建設家庭教育案例庫、家庭教育問題庫,建設個性化、差異化、可持續的家長教育課程,助力解決好家長的繼續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9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globaldutyfre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久,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