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對發展新質生產力至關重要,通過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全民素質,進而提高全社會的生產效率,有利于國家科技創新的數量和質量增長?;A教育處于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地位,與新質生產力之間存在多層面的發展邏輯關系,可從聚焦質量、立足素養、推進數字化發展方面深化高質量發展實踐。
關鍵詞:高質量基礎教育;新質生產力;創新型人才
作為人才培養的起點,基礎教育不僅具有傳授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功能,更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奠基階段,這構成了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支撐。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首先,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往往源于人對前沿的基礎科學研究或應用技術的革新,其中,基礎教育的擴優提質關乎成長資源和環境對科學研究與技術發明人才的早期培養。其次,作為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正確的生產要素配置對提高生產力和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人力資本這一生產要素,對其他要素具有配置作用。據此,可以看出素養導向的基礎教育,將通過對人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人重新組合和優化使用各種生產資源的能力,最終服務于整體生產效率的提高。而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是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教育在這一過程中必然與時俱進,在基礎教育中開展必要的新技術和管理培訓,有利于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讓教育不間斷地服務于師生適應新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能力的提升??梢?,為適應并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基礎教育需要聚焦質量、立足素養,把握技術賦能帶來的機遇。
聚焦質量:轉變基礎教育發展觀念,提升學生整體技能水平
從教育經濟學視角來看,教育發展受制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同時也通過對勞動力以及科學技術知識的再生產推動生產力發展,使潛在勞動力轉化為實際勞動力。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了教育對生產力發展以及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人口受教育年限,教育質量的差異是解釋生產力發展差異的重要路徑。[1]因此,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式,教育不僅需要考慮數量擴張,更要關注質量提升。
具體而言,基礎教育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可以劃分為“整體提升”和“優質發展”兩個方面。整體提升即關注學生整體技能水平的發展,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做好準備;優質發展則強調基礎教育對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重要作用,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新質人才基礎。
在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一是要促進基礎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增加人力資本存量。基礎教育作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石,要強化質量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總體不足與人民群眾期望“上好學”的矛盾。根據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的目標,針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中保障機制不健全、優質資源不足、城鄉校際差距大等問題的解決,加強跟蹤監測,優化對區縣教育水平的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果與經費、用人政策相協調,激發區域及學校在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方面的積極性,促進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二是關注拔尖創新人才的“優質發展”,為新質人才隊伍建設奠定基礎。相較于傳統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體現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點?;A教育階段要借助“強基計劃”、“中學生英才計劃”、STEM教育等的開展,進一步完善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體系,支持邊遠地區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針對拔尖創新人才制定專門化培養方案。同時,通過設置可選擇的課程以及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為重點破解基礎學科領軍人才短缺和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提供人才基礎支撐。
素養本位:推進基礎教育模式變革,改進教育教學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在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過程中,有效改革是關鍵。當前,學校教育模式容易陷入重視學業成績、工作技能等認知能力而忽視學生非認知能力培養,過分重視標準化、確定性知識而忽視素養和思維提升的誤區。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成為新質生產力中的活躍因素,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均衡需要進一步調整。在此背景下,團隊協作、創新思維等非認知能力將發揮對生產過程均衡的促進作用。因此,應該從基礎教育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將重點從“育分”轉移到“育人”層面,實現從以知識傳授為主到強調整體能力發展和綜合素質提升的教育模式變革。
一是更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質生產力主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新質人才是推動其形成的主體性力量。[2]在信息化以及知識經濟的沖擊下,知識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科學技術成長為第一生產力,客觀上需要我們通過教育的知識傳遞、技能培養以及創新能力激發等功能促進生產力的轉化。具體而言,教育可以通過培育具備創變思維、復合思維以及技術思維的新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和技能。因此,要在傳統講授教學法基礎上,采用探究式、項目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在創新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終身學習觀念。作為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橋梁,教育能夠通過促進科學技術與勞動者在生產力發展中的融合,讓勞動者學習掌握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并在對知識的實踐運用中促進科學技術的創新,[3]從而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A教育在課程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自學能力和面向未來學習的積極態度,讓善于學習的技能伴隨學生的一生,為個人后續的高質量成長奠定基礎。
三是尊重學生差異,注重個性化教育。由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多樣,學生培養也需要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支持。例如,在辦學機制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增強學校辦學活力,滿足不同辦學特色學校的需要。在課程建設上,做好“雙減”加法,通過特色課程建設和課后服務的開展,完善選課、教學、評價制度及學科教師結構,保障教學資源合理配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營造支持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豐富的人才支撐。
技術賦能: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
除高素質勞動者外,新質生產力還包含了勞動資料以及勞動對象的躍升。其中,勞動資料的躍升即先進制造技術、工業互聯網等的引入,勞動對象的躍升則表現為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擴展。伴隨新興產業發展的數字技術也正廣泛滲透并重塑教育形態。教育數字化轉型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大數據和智能產品等工具的潛力,幫助學校教育實現更加靈活、個性化和創新驅動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推動教育體系整體提升,打開通往高效能創新之路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任意門”。因此,必須借助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著力破除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束縛。
一是要發揮教育數字化資源整合優勢,促進教育系統內部的知識進化。由于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沖擊,知識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形成了綜合性的動態的新知識觀。在此背景下,教育作為知識再生產的承擔者,能通過對海量的信息進行提純、加工和重組,擴展勞動者對于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認知范圍。[4]教育需要促進學習者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幫助學習者突破原有知識體系的局限,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要素支撐?;诖?,一方面,要加快開發適合教育場景的軟件和應用,包括學習管理系統(LMS)、在線課程資源、互動學習工具、評估和反饋平臺等,提升教學和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要深化國家數字化戰略行動,利用云技術推動教育改革創新,建立教育資源庫,實現教育資源的存儲、備份、共享和協作等,讓全國各地的師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拓展學習者知識邊界,以資源的均衡分配和有效利用促進區域教育均衡與教育質量提升。
二是培養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師生對新質生產環境的適應性。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指導力、推動力和支撐力。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也受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因此也要適應并運用新質生產力。數字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勞動市場對于具備數字技能和科技素養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長,這要求教育教學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培育師生的數字技能和科技素養,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教師發展方面,要引導教師充分使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教學資源庫、網絡研修培訓平臺等,依托信息化平臺建立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協作網絡、更新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促進教師的教學創新。同時,根據教師的需求和技能水平,設計差異化的信息技術培訓,幫助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工具,提升教師的信息化專業素養。在學生培養方面,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培訓,讓更多青少年獲得拓寬視野及參與科研訓練的機會。同時,建立科學的評估與反饋機制,定期對學生的信息化素養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培訓計劃和教學方法,確保不斷提高學生信息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斌,云如先.教育發展何以強國——基于1960—2020年認知技能國際可比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研究,2023(10).
[2]祝智庭,戴嶺,趙曉偉,等.新質人才培養:數智時代教育的新使命[J].電化教育研究,2024(1).
[3]李政,崔慧永.基于歷史唯物主義視域的新質生產力:內涵、形成條件與有效路徑[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1).
[4]姜朝暉,金紫薇.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重慶高教研究,2024(1).
(作者錢佳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曹義蘭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辦學成本測算與分類支持政策研究”(課題批準號:BFA230087)的研究成果。
《中國民族教育》2024年第5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globaldutyfre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